在我校2009年获得“福建省健康体适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后,2014年我校再次获准建设“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机能评定重点实验室”,这两个项目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理论、加强运动人体科学分析基本技术的掌握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传统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的先天不足、实验资源的不均衡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短板都制约着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日渐提高的物理模型实验教学成本也让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实训的教学环节捉襟见肘。特别是随着现代计算机科学及信息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领域应用的迅猛发展,大规模数字人体、运动人体视频捕获技术得到发展应用,以及运动人体数据采集的计算机控制与传感器技术在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领域中得到推广应用,使得运动人体科学的分析、研究及教学实验工作朝着自动化、可视化、网络化、虚拟化方向发展。而通常传统的运动人体科学教学、实验等物理实体设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能给学生展示静态的图片,无法提供给学生身临其境的“动态的、虚拟的、逼真性”的效果感受。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模块化、场景式运动人体科学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设计与开发建设成为可能。
为了适应实验教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加强优质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设计和应用实践能力,福建师范大学提出将具有技术优势的“智能软件工程中心”与具有传统教学优势的“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机能评定重点实验室”和“福建省健康体适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进行资源整合,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实行协同创新和共建共享的建设思路,将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新建了虚实结合的“运动人体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其受众甚广,不仅局限于本校包括奥运与世界冠军在内的本科高水平在训运动员、运动训练与体育教育的本科生、非体育专业的其他学科的在校大学生,同时对省内外、国外的其他相关大学也起到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北京体育大学、河北师大、河南师大、集美大学,漳州师院,莆田学院等高校先后派人到中心参观学习。福建医科大学的同行们,更是想借助中心优势,与中心联合开展研究实验。英国茅茨普斯大学体育训练科学系主任、台湾师范大学休闲与体育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体育系主任等专家也先后慕名前来参观和考察,这些兄弟院校参考本中心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方案,结合各自院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本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将通过整合学校现有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现有运动人体科学的各门学科等多学科教学和科研团队的力量,实现以下建设目标:
1. 运动人体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构成
该中心根据我省、我国体育运动发展的需求,结合现代体育训练与教育的发展需求,拟建设以下4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①运动人体机能虚拟仿真技术平台;②运动技术评判与技术诊断虚拟仿真实验平台;③现代数字化、可视化运动解剖学虚拟仿真技术平台;④体适能评测虚拟仿真平台。
该网络体系结构和运行支撑体系结构详见建设内容2-3。分布在相关单位的专业实验室的计算机或实验设备,可通过校园网登录,选择并进行相关的虚拟仿真实验。
2.组建校企合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研发平台
利用软件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合作企业福建网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人才和设备的优势,共同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研发平台。负责指导专业教师编写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脚本和合理建立实验模型,并利用自主研发的C3引擎,渲染与合成各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场景和对象,并应用后期制作工具完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制作。
3.多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以体育科学学院为主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团队;以软件学院和美术学院为主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设计团队;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吸纳有实践操作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中心建设。优化人才结构,合理配置学科专业教师与信息技术研发人员,夯实中心建设的人力资源。
4.实现资源共享和成果价值最大化
通过上述项目的建设,推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向高水平、智能化方向更上一层楼,将中心打造成国内具有先进水平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加强院际、校际和校企交流,积极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增强中心的辐射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