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专业解密 | 体育教育(师范、含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时间:2022-06-07访问次数:1495




1
专业名片



2
专业发展史

  

体育教育专业创办于1941年的“体育与童子军科”,195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5年获批国家级体育师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07年获批国家级体育学特色专业;2009年获批国家级体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验区;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体育学学科评为A档,排名列全国第4位,并获批福建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行列;2019年获教育部批准与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联合培养体育教育全日制本科生;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通过体育学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学院目前是福建省唯一具有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体育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办学实体,我院研究生各专业均为本省报考的热门专业。



3
专业名师

黄汉升教授,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学科评审组专家。     

曾任福建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第五届、六届、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评审专家组成员、教育学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首席专家。     

其科研成果荣获中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一等奖和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主持的课题《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与实践》获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曾获“全国高校十佳优秀青年体育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博士后”“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奖”等荣誉称号。


王深教授,体育教育专业负责人,博士生导师。福建省心理健康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心理学会理事、福建省体育科学学会理事。长期在省级运动队、戒毒领域开展心理科技服务,从事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与体育美学的教学与研究。

郑祥荣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体育教育系主任、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青少年锻炼行为、运动技能、体育美育理论等领域的研究,技能教学有体操、羽毛球、花样跳绳等。

杨海晨,博士,教授,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体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主讲课程:《网球》《体育人类学》《体育社会学》《社区体育导论》《口述史》等。


4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能践行立德树人、专业基础扎实、善于以体育人、持续创新发展,具有“两强一卓越潜质”,即教学强、教研强、具备卓越教师潜质的中学体育骨干教师。同时该专业也为体育学科以及其他相关学科输送高质量的研究生生源。


5
专业课程设置

拥有8大课程模块、150多门的必修与选修的高质量课程群,有11个高支撑的实习基地,有高效能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国家输送了近万名高素质体育人才,成为海峡西岸重要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基地。

体育学大类招生,采取1+3培养模式,第一学年不分专业,第二学年按学生综合成绩和个人意愿,分别进入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习。体育教育专业从第二学年至第四学年滚动选拔,分流为体育教育(师范)和“基地班”。

“基地班”采取“1+3”滚动选拔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基地班与体教班专业课程平台,排名前30名进入;小班授课;导师制;师生探究共同体;50%推免研究生;有专项建设资金保障。



此外,还设有国际合作“中意班”,以“体育教育”国家级特色专业的优秀师资和办学资源为依托,与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合作举办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核心课程: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 等。




6
专业办学优势

一、师资力量雄厚,高层次人才多。

体育教育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2人,高职称教师占57.3%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35.37%;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23人;国际级裁判6人,国家级裁判19人。本专业现拥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2人、“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国培计划”首席专家2人、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2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又引进原奥运女排冠军徐云丽等高水平运动人才优化师资队伍。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高质量课程体系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公布。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运动训练学》线上课程、《体育课堂教学技能》线下课程和《足运动康复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虚拟仿真课程获此殊荣。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有7门:《运动训练学》《体育课堂教学技能》《足运动康复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体操》《篮球》《运动生物力学》《高尔夫》等。虚拟仿真金课2门,校级金课8门。

2部教材入选国家级重点规划建设教材;主编《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排球》《体操》《游泳》《足球》等5部全国体育学类本科教材;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三、赛学互促、研学互促 

通过第二课堂的训练与竞赛平台,赛学互促、研学互促,提高学生训练竞赛指导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




7
运动场馆设施与科研平台

学校体育场馆使用面积282939m2。拥有6个大型体育场,3座综合体育馆,6个标准田径场,5个标准游泳池,近百片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网球场,1.8万平方米国家体育艺术基地楼与体育训练房等。


运动场馆设施



设有2200m2的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机能评定”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2830m2教学实验室与实训平台。


教学研究平台


8
专业教学成果

1. 学科竞赛

学院举办师范生素质大赛,含三笔一墨大赛、队列队形比赛、片段教学比赛、实习汇报等,还有师范生教育实习征文大赛等,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省级乃至国家级教学技能大赛。

连续多届的福建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中,我院学生多次蝉联团体一等奖或个人第一、二名。

在最近的第七届与第八届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我院同学均包揽第一名、第二名。施小菊老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2.社会服务

疫情期间,我院师生团队为社会提供“直播健康,运动战疫”的线上课程,做到“宅校亦乐学,云端也精彩”。由国际级裁判、世界冠军、国家级健身指导员等组成的师生团队,推出拉丁舞、健美操、太极拳、徒手健身、搏击操等多场线上直播课,通过“福师大小葵”视频号、“福star”app直播平台等播放,吸引校内外师生共计4.5万人次观看,点赞量累计超10万次,为疫情期间社会群众居家健身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并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重要媒体刊登。


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中国青年报社、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联合开展的2020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推报活动结果揭晓,我校体育科学学院2018级本科生钟悦宁同学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钟悦宁同学是体育科学学院Bridge志愿服务队主要负责人,积极投身助残志愿服务,参与的“智力障碍学生体育素养提升计划”项目在获福建省志愿服务大赛金奖后,又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实现了学校该项赛事金奖零的突破


2018级本科生钟悦宁同学

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9
校友风采 优秀学子

陈姝钰,女,中共党员,体育科学学院2021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国家二级田径运动员,国家二级排球裁判员,国家二级田径裁判员,保送至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体育教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曾任院团委文体部副部长、校舞蹈啦啦操队队长等职务。本科期间,思想积极上进,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异,曾获得国家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并获评校学生党员标兵、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学生社团干部等荣誉称号。在文体方面表现突出,曾获得全国啦啦操联赛双人花球自选动作第一名、第七届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福建省大学生军事技能比武大赛团体一等奖、福建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啦啦操双人花球自选动作第一名等奖项。

卢衍丁,2014届体教专业毕业生。2013年入伍后曾两次获三等功、特战化训练先进个人,独创了“卢衍丁体能训练法”, 被陆军特种作战学院评为“陆上猛虎” 称号。


宋超美:1982届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现于厦门教科院,特级教师,全国中小学体育教指委委员,专长体育课教学质量。


吴张宜:1984届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现于龙岩一中,特级教师,省中学体育教学名师培养对象,专长体育教师基本功。


10
校友风采 奥运冠军

乒乓球世界冠军 郭跃华

联系我们

学院招生咨询电话:0591-22868263

体育学院官方网址:http://tky.f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