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中国教育报》深度报道我院改革发展成就

时间:2020-07-22访问次数:633



近日,《中国教育报》第7版以《更快速度 更高标准 更强实力》为题,从“底蕴深厚 勇攀高峰”、“科研引领 硕果累累”、“乐育英才 新锐辈出”等3个方面,深度报道了我院体育学学科改革发展的创新举措、典型经验和可喜成绩。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更快速度 更高标准 更强实力

陈振祯


早在2000年,福建师范大学就成功获批体育教育训练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是当时全国4个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之一。此后,学校体育学学科建设如火如荼,相继获准建立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17年的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福建师范大学体育学学科评为A档,进入全国该学科前10%,并入选福建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行列。这标志着学校体育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引领和示范意义。

近年来,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弘扬传统优势,砥砺前行,以更快速度、更高标准、更强实力的发展定位,切实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扎实推进创建一流学科,并取得了诸多标志性成果。

底蕴深厚 勇攀高峰

福建师范大学肇始于1907年陈宝琛先生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百年省属高等学府。学校于2012年被确定为省部共建高校,2014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8年被确定为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作为福建师范大学的二级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见证、推动了福建省体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体育科学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41年在永安县设立的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体育与童子军科”;

19498月,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将“体育与童子军科”更名为“体育卫生学系”;

19539月,福建省立师范学院、福州大学(1951年福建协和大学和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合并后定名为福州大学)、福建研究院等合并成立福建师范学院,保持设立“体育卫生学系”;

1957年,“体育卫生学系”更名为“体育系”;

1972年,福建师范学院复办并更名为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建制同时恢复;

20016月,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和大学体育教研部合并,更名为体育科学学院并沿用至今。

79载办学历程中,福建师范大学体育学科发展成绩喜人——

1985年,开展体育理论、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

1985年,开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助教进修班,后来发展为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

1991年,由陶德悦教授、林金生教授指导的5名硕士研究生先后毕业,并在北京体育学院顺利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取得教育学硕士学位;

1996年,获批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后更名为“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0年,获批体育教育训练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成为当时全国4个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之一;

2003年,获批与首都体育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

2005年,获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

2006年,获得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8年,获准建立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1年,获得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12年,招收运动人体科学方向博士生;

2019年,招收体育人文社会学方向博士生;

2020年,通过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合格评估;

 ……

从探索联合培养硕士到独立获批硕士点、博士点,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一步一个脚印,切实做到厚积薄发、勇攀高峰,学科建设越来越强!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不仅建立了博士、硕士和学士教育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而且还是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体育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国家级别实验区、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2019年,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进入国家级别“一流本科专业”,并获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联合培养体育教育本科生,在跨国办学上取得新突破。

科研引领 硕果累累

 “高等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战略制高点,教师是制高点的制高点。”长期以来,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将其作为学科发展的基础工程和先行工程,千方百计地为教师教科研工作“搬凳子”“搭梯子”,并先后涌现出危转安、陶德悦、黄汉升等一大批杰出体育教育工作者。

体育学学科带头人黄汉升教授是我国体育学领域著名学者,曾任福建师范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兼任学位委员会体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等。所主持的科研成果“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学探索”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在体育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所主持的教学成果“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与实践”获国家级别教学成果一等奖,产生良好的辐射、示范效应。黄汉升教授还牵头制定了《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组织编写了《体育学一级学科简介》和《体育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并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下发至全国各高校施行。

在学科带头人黄汉升教授的传帮带下,一批批青年骨干教师更快速地成长,一个个教科研团队具有更强实力。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带头人是方千华教授,入选国家级别人才计划和省高校领军人才,该学科组建了体育学基本理论、闽台体育文化、残疾人体育理论等教学科研团队;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带头人范毅方教授为省级“百千万工程人选”,该学科组建了运动康复工程、运动与健康促进、运动心理学等教学科研团队。目前,体育学学科团队有教授21人、副教授38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28人,国际级裁判5人、国家级别裁判19人。其中国家级别“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国培计划”首席专家2人、霍英东教育基金“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2人、“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2人、“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闽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5人。

学院1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1人获得“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获得“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2人获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4人获得“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2人获得“福建省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9年,学院被评为全省党建工作标杆学院并被推荐为全国候选单位,其中3个支部被评为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科学研究是学院发展的基础,学院大力推进科研创新,勇攀科学高峰。学院是学位委员会体育学学科评议组秘书处单位,拥有国家体育部门“运动机能评定”重点实验室、体育文化中心重点研究基地,省高校“体育人文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省残疾人体育研究中心,省学生体质健康研究中心,省校园足球研究中心等部省级科研平台10个。先后获部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8项,其中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系全国体育学领域首个)、二等奖3项;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2项。近5年来,学院承担各类省部级以上课题60多项,其他各类课题130多项,其中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4项、国家级别重点课题8项。学院牵头完成了多部全国体育学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学质量标准,并围绕福建区域体育教育、体育产业、校园足球、大众健康等深入实践,聚焦重大现实问题,积极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打造区域与学科特色的新型智库。

在着力培养大师的同时,学院体育教学科研硬件设施也越来越“硬”,处于全国同类高校的先进水平。2015年,福建省将原福州地区大学新区占地445亩的运动场馆划归福建师范大学管理,进而设立“福建师大体育中心”。目前,学校有3座综合体育馆、6个标准田径场、5个标准游泳池及近百片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网球场,1.8万平方米国家体育艺术基地楼与体育训练房等;设有22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达1200多万元的国家体育部门“运动机能评定”重点实验室,1万平方米体育科学学院各学科教研室,满足了师生体育教学、科研、训练、竞赛和体育活动的需求。

乐育英才 新锐辈出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将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先后获国家级别教学成果一、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4项。2部教材入选国家级别重点规划建设教材,主编《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排球》《体操》《游泳》和《足球》等5部全国体育学类本科教材。先后获批国家级别特色专业建设点(体育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及国家级别教学团队(排球)各1个,国家级别和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0门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国家级别赛事中获一、二等奖5次,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提名奖2篇、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

福建师范大学还是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曾有乒乓球世界冠军郭跃华,技巧世界冠军陈宝煌、宋敏、林美、曹奋苏,羽毛球世界冠军栾劲,举重世界冠军林祥魁、林清峰、吴景彪、邓薇、李发彬,排球奥运冠军徐云丽,世界大运会单杠冠军陈学章,以及国内运动健将——许国荣(排球)、戴慧莉(击剑)、刘咏诗(击剑)、乐慧林(击剑)、陈冰冰(击剑)、施嘉洛(击剑)、杨礼光(跳水)、李小红(田径)等先后在体育科学学院学习深造。

近年来,学院在运动竞赛方面也取得优异成绩。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运动训练专业徐云丽同学助力中国女排获得金牌;运动训练专业邓薇同学获得63公斤级女子举重冠军,并打破奥运会和世界纪录。在2017年全国第十三届运动会上,学院学生戴慧莉、刘咏诗、乐慧林、陈冰冰代表福建女子花剑队勇夺团体金牌,李发彬勇夺男子举重56公斤级金牌,沈沐含荣获田径女子七项全能银牌。学院2017级研究生邓薇同学在2019年举重世界杯赛暨东京奥运会资格赛女子64公斤级的比赛中,以抓举113公斤、挺举141公斤、总成绩254公斤刷新3项世界纪录,斩获3枚金牌。

此外,学院林声同学获亚洲击剑锦标赛女子重剑团体冠军,施嘉洛同学获亚运会男子花剑团体银牌;韩呈凯同学获2019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冠军……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是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别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验区。学院一切工作围绕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展开,已向社会培养输送近万名体育人才和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据统计,全省90%的体育特级教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学院连续8年承担福建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测试工作,被省教育考试院授予“福建省体育教育考试基地”。学院还承担“国培计划”中小学体育教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骨干教师等培训任务,承办过多期福建省中小学体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的培训班,在我国基础教育体育师资培养与培训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