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中国教育报》刊发我院黄汉升教授、许文鑫教授文章:把好“五关” 培养体育学一流本科人才

时间:2022-10-21访问次数:658

把好“五关” 培养体育学一流本科人才

黄汉升 许文鑫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2-10-20  08  视窗)

基本功大赛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国家关于体育强国建设、健康中国行动的战略部署,积极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高扬一流体育人才培养主旋律,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严把人才选拔入口关、立德树人思想关、人才培养能力关、育人渠道过程关、社会服务品牌关,全方位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体育人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体育学一流人才培养的“福建师大模式”。

优化选才方式

严把人才选拔入口关

一流生源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基础。学院顺应体育类高考综合改革趋势,持续下好高水平体育人才培养“先手棋”,严抓源头供给,优化生源结构,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体系。 

实施本科生源质量提升行动。将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按体育学类大类招生,运动训练专业面向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运动员单独招生,构建学院、专业、教师、学生、校友“五位一体”的“全员参与、全方位宣传、全过程管理”的招生宣传工作体系,科学编制招生来源计划,招生宣传实行线下走访与线上直播结合,并通过福建新闻广播《1036青年领秀》节目“看见体育的魅力”等媒体活动,持续扩大专业影响力、增强专业吸引力。近5年来,体育学类生源质量不断攀升。

建立拔尖创新人才二次选拔机制。一方面,科学实施专业分流。深化学分制改革,出台《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大类招生专业分流与确认实施方案》,实行宽口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灵活、更多样化、更多层次的成才机会。另一方面,依托体育学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制定《体育科学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国家人才培养基地暨卓越教师班学生选拔办法暂行规定》,在全省高校率先开展体育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滚动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基地班”,学生稳定全部就业,年均保研率超过50%

突出价值引领

筑牢立德树人思想关

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知识传授、价值塑造、人格养成相融合,积极拓展体育立德树人的外延与内涵,学生社会责任感、职业信念和综合素质大幅提升。

注重以体育精神铸魂。传承创新中华体育精神,充分发掘福建作为中国女排精神的基因孕育地等平台优势,建立校地协同育人机制,将“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中国女排精神、“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中国举重精神、“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的残奥精神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写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植入课程教材、注入实习实践全过程,形塑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注重以“三全育人”育心。打造体育教育“三全育人”新模式,构建“院党委+双带头人支部书记+教研室教师党员+教研室全体教师”四级育人格局,形成社会、家庭、学院“三位一体”的联络机制。实施“党建示范创建与质量创优”工程,学院获评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学院福建省残疾人体育研究指导中心党支部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注重以课程思政明德。实施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计划,积极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建设排球课程思政基地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实践基地,获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材。持续推进名师示范工程,发挥全国优秀教师黄汉升等学科名师“领头雁”作用,发挥徐云丽、邓薇等身边世界冠军的榜样力量,引导学生追求卓越、矢志奋斗。

夯实育人基石

强化人才培养能力关

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按照一流学科质量标准持续优化升级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以一流课程为基,巩固育人阵地。实施课程教材质量提升计划,形成以毕业要求指标点为核心的专业课程集群发展新模式。创新推动“大学体育”4年不间断的教学改革,推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深化与安踏等知名体育企业“订单培养”模式,打造就业岗位与职业标准相结合的实训课程体系。“十三五”以来,共获批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别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7门、校级一流课程10门,入选国家重点规划建设教材2部,主编全国体育学类本科教材5部。

以一流专业为本,建强育人平台。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成立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各个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及时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统筹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强化优势特色,突出改革成效,提升毕业生行业认可度。学院3个本科专业全部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三是积极推进专业认证,全面强化专业课程教学、合作实践、师资队伍、质量保障等条件,引领带动专业内涵发展。2021年体育教育专业顺利通过师范专业二级认证。

以一流师资为要,提振育人水平。一是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实施“人才兴院”战略,专项引进奥运冠军全职从教。二是倾力培养青年教师。制定“强院计划”,设立青年英才成长专项资金,资助10余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出国访学。三是着力打造教学团队。设立本科教学研究基金,支持建设教师教育研究团队。形成“教学副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三级教研组织管理系统,建成国家级别教学团队1支、省级教学团队2支、校级教学团队3支,引领带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国家学位委员会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1人、体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等省级人才10余人,国际裁判9人,国家裁判33人。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畅通育人渠道过程关

主动适应时代需求,瞄准一流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路径,开辟多途径成才通道,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分类构建345”人才培养体系。统筹学院资源,突出因材施教,分类构建“三特色、四模块、五课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三特色:体育教育专业按基地班、普通班、中意合作项目分类培养,运动训练专业按在训学生与在读学生分类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分小方向培养;四模块: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采用“球类+田、体、武”模块,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采用健身与康复、体育培训与体能训练、小球和体育赛事管理模块,建成优质实习基地15个;五课程:将课程类别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个性发展课程、集中实践课程5类重点建设。

创新打造1+3”卓越教育模式。以卓越教育目标推进基地班建设,采取“1+3”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激励办法,注重核心能力考核,以学生的学习绩点、外语成绩、竞赛获奖、科技立项与发表论文等指标综合测评学生素质。学生获福建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和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体育学科组一等奖,培养了全省71%的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全省68%的省学科带头人和徐云丽、林清峰、邓薇、李发彬等一批奥运冠军,成为立足福建、辐射全国的体育人才培养基地,相关改革成效荣获2005年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面向战略需求

深耕社会服务品牌关

坚持“四个面向”,主动服务体育强国建设,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历史底蕴深、教育资源优、平台视野宽等优势,不断深化体教融合、科教融合、校地融合,社会服务成绩瞩目,产生广泛社会影响。

牵头制定国家体育学学科发展新标准。以黄汉升教授领衔的团队20年磨一剑,积极服务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需求,牵头研制《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规范》《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国家标准,系统构建了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一是国际特色:坚持体育理论与运动实践并重,将立德树人贯穿体育学科人才培养全过程,传承创新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二是中国特色:制定了涵盖素质、能力、知识三维度25个要素的体育学类本科人才基本要求,创建了“德—知—技—研”融合发展的体育学类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三是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以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师资、一流科研、一流平台等“六个一流”为基本,创造性打造“7+3+X”专业课程体系,深入实施“1+3”卓越教育模式,形成体育学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福建方案”。目前已被全国200多所高校体育学类学科专业采纳应用,受益学生30余万人,相关改革成效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22年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持续深化体教融合、省队校办新模式。与福建省合作共建男子排球队,成为全国男子排球超级联赛中仅有的以高校冠名的运动队;与中国举重福建马江基地紧密联系,先后为多位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在国际高水平赛事中提供技术保障与专业咨询,为深化体教融合提供了示范,为推动青少年体育事业和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积累了经验。

倡导两岸融合发展的体育参与式治理新道路。创新举办“闽台宋江阵学术交流会议”“海峡两岸体育学研究生论坛”,协同举办“闽台青年棒球邀请赛”等文体活动,其中“闽台宋江阵民俗交流”被国家列为福建省对台交流特色活动;通过与台湾高校互派研究生交流学习等方式,推动两岸同胞在一系列体育参与式治理实践中增进了解。

率先打造“体育助残”志愿服务新品牌。开设“特殊需要人群体育服务与管理”等课程,将志愿服务作为教学科研的重要内容,融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全过程,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团队。承担中国残疾人群众体育专项调研任务,领衔《残疾人健身示范点服务标准》编制。学校承办2017年国际特奥融合篮球赛等大型赛事,获评中国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示范服务队、示范项目,入选全国全民健身十大品牌,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新起点、新征程、新使命,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将继续围绕新时代体育教育发展要求,牢牢把握新时代体育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以一流体育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为重点,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在服务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上取得更大突破、更多成效。(黄汉升许文鑫)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10/20/content_615328.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