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巡览 | 体育教育

时间:2023-06-30访问次数:63

在青春赛道上不断拼搏进取

在运动场上全力向未来奔跑

强身健体,立志成才

挑战自我,突破极限

哨响,出发

让我们走进体育教育专业

肆意挥洒汗水,感受青春朝气

迎接更好的明天!


专业名片

专业发展历程:福建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创办于1941年的“体育与童子军科”,195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5年获批国家级体育师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07年获批国家级体育学特色专业;2009年获批国家级体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验区;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体育学学科评为A-档,排名列全国第4位,并获批福建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行列;2019年获教育部批准与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联合培养体育教育全日制本科生;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通过体育学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在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体育学)中,体育教育专业位居全国前五名。

建设情况

体育教育专业依托体育学福建省高峰学科,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已形成完备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以“一流学生是专业的黄金品牌”为培养理念,立足福建,面向全国,致力于培养有卓越教师和教学名师潜质的体育教育拔尖人才,自建设以来不断增强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近五年来体育教育专业建设成效:

(一)不断完善课程建设体系

本专业立足闽台区域优势,依托一级博士点学科和福建“高峰”学科支撑,完备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以学术支撑教师教育、以学科反哺专业发展,形成了8大课程模块,150多门的必修与选修的高质量课程群。近三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运动训练学》线上课程、《体育课堂教学技能》线下课程和《足运动康复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虚拟仿真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运动训练学》《体育课堂教学技能》《足运动康复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体操》《篮球》《运动生物力学》《高尔夫》等。2部教材入选国家级重点规划建设教材;主编《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排球》《体操》《游泳》《足球》等5部全国体育学类本科教材。同时,本专业已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获批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获批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重点试点项目1项、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团队1个;获批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3门、校级首批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基地5个。

(二)搭建高水准教学科研平台

体育教育专业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体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验区。本专业共有6个研究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新增1个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办智库建设单位: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现有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福建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等厅级教学(科研平台)3个。新增国本家级竞争性教学平台1个:足底压力测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新增省级竞争性教学平台:健康体适能实验教学中心。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情况

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生部分实践教学基地

本专业设有2200㎡的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机能评定”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2830㎡教学实验室与实训平台。现有 2 座综合体育馆,4 个标准田径场,44 片篮球场,10 片网球场,21 片排球场,2 片 5 人制足球场,5 个标准游泳 池,1 个旱冰场,1 个室内 200 米田径馆,1 个室内篮球馆、1 个室内排球馆,以及占地 415 亩的“福建师大体育中心”,使我校体育场馆设施处于全国同类高校的先进水平。

(三)锻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体育教育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2人,其中教授22人,高职称教师占57.3%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42.37%;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23人;国际级裁判6人,国家级裁判19人。

学科带头人黄汉升教授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七届体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秘书长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以及其他部省级各类人才称号10人。

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排球),福建省省级教学团队2个(体育学博导团队、体育专业学位硕导团队)

四)科研与教学成果显著

2017年以来,本专业获批科研项目127项,其中获国家和省部级各类项目63项(含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横向课题项目34项,科研项目总经费多达2000万元。先后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 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近年来本专业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6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6项。出版各类教材、专著38部,发表高级别论文203篇,为地方政府提供11份咨询报告,1篇报告得到省领导人的重要批示,为国家和政府提供智力支持。

培养经验

(一)培养特色

培养特色一:科教融合、卓越培养。本专业以学术支撑教师教育、以学科反哺专业发展,将培养目标定位为“教学与教研能力双强的中学体育教师”“具备卓越教师潜质”,正是对这一特色和优势的体现。本专业对基地班学生实行“卓越教师班”的选拔培养,优化多层次办学模式,采用1+3滚动选拔机制、成立“卓越中学体育教师培养计划”教学团队,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教学与教研能力强的卓越教师的调查显示,目前全省70%以上的中学体育特级教师毕业于本专业;福建省体育学科带头人共44名,其中30名是本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占比68%。

培养特色二:校内校外“5+4”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传承“师德高尚,关爱学生”和“知行合一,终身学习”百年师大育人传统,在服务中小学中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和总结,建立起一套完整的“5+4”实践教学体系。①实行“技能训练、实验实训、专业实习、教育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5类实践课程+个性化培养、创业创新训练、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4类第二课堂实践拓展”的校内校外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②实行“三阶段、六层次”的教学实践训练模式,“三阶段”指教育观摩、教育参与、教育研究三步教学技能发展阶段,“六层次”指名师示范、基地见习、微格集训、技能考核、基地实习、总结研习六个逐步深入的教育实践模式。

培养特色三: 省队校办、赛学互促。本专业持续推进“省队校办、赛学互促”的理念与模式。我校曾与福建省体育局合作共建男子排球队,将“福建省男子排球队”更名为“福建师大男子排球队”,在此期间将省队冠名大学的全国仅福建师大1所。目前学院拥有9支长期训练的主要代表队,学生在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中多年蝉联团体一等奖;近年来在体育比赛竞赛中荣获国际级比赛75项、国家级奖项334项、省部级奖项279项;多次在全国大艺展中荣获一等奖。

培养特色四:在对外合作交流中拓展国际视野。2019年本专业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合作开设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还承担学校索来达学院体育研究生教育工作,培养菲律宾体育专业研究生17名;选派中青年教师赴境外研修12人次,近年累计派出学生10余人。主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多场,加强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的联系,扩大学科学术影响力。

(二)培养成效

培养成效一:专业技能过硬。学生在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中多年蝉联团体一等奖;在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多年名列榜首。多次在全国大艺展中荣获一等奖。1名学生荣获202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近5年,学生在体育比赛竞赛中荣获国际级比赛奖项75项、国家级奖项334项、省部级奖项279项。

培养成效二:社会服务能力强本专业注重学生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承担福建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质量监测任务,获得省领导批示;承担国家排球骨干教师培训、福建省体育高考、福建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等社会服务项目,获得社会一致好评。学院福建省残疾人体育研究中心入选国际特奥东亚区融合学校计划技术团队,服务人数约10000余人,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学生发展


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以到中小学从事体育教学、教育管理工作或继续深造学习,也可以参军入伍,或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体育宣传与行政管理等工作,或选择体育产业方面的创业工作。近几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平均94.43%,本科生就业率名列学校前茅。

本专业创办于1941年的“体育与童子军科”,先后为国家输送了近万名高素质体育人才,成为海峽西岸重要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同时,我校还是教育部批准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 奥运冠军徐云丽、邓薇、林清峰等先后在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从体育教育人才看,全省70%以上的中学体育特级教师毕业于本专业;福建省体育学科带头人共44名,其中30名是本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占比68%。

杰出校友许明良先生1979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石狮籍旅菲华侨,香港建明集团总裁,在2017年母校110周年校庆之际,捐资2000万美元筹建福建师范大学“索莱达学院”,并捐资500万元人民币建造“福建师范大学游泳馆”。2018年5月,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向许明良先生颁发了拉普拉普总统金质勋章,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卢衍丁2014届体教专业毕业生。2013年破格直招特种兵入伍,服役期间荣立两次“三等功”、七次“嘉奖”,以及“十佳士官”“优秀四会教练员”等,独创了“卢衍丁体能训练法”, 被陆军特种作战学院评为“陆上猛虎” 称号。现为福建省同安一中滨海校区教师,2022年7月被推荐为“厦门市最美退役军人”候选人。2022年9月经中宣部审核推荐为“全国十名兵教师”,参与中央电视台教师节特别节目《2022最美教师发布仪式》节目云录制。

胡伟祥2016届体教专业毕业生。2016年于厦门航空培训中心进行飞行理论和英语强化培训,2017年6月于美国加州雷丁市学习飞行,成功拿到飞行执照(私照),现进入仪表飞行阶段。

陈姝钰2021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国家二级田径运动员,国家二级排球裁判员,国家二级田径裁判员,保送至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体育教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曾任院团委文体部副部长、校舞蹈啦啦操队队长等职务。本科期间曾获得国家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并获评校学生党员标兵、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学生社团干部等荣誉称号。在文体方面表现突出,曾获得全国啦啦操联赛双人花球自选动作第一名、第七届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福建省大学生军事技能比武大赛团体一等奖、福建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啦啦操双人花球自选动作第一名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