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04.人才培养

研究生教育

时间:2009-10-10访问次数:2030

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体育系从1985年起开始培养体育理论、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硕士研究生。从1988年至1991年,共有5名研究生毕业,并在北京体育学院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取得教育学硕士学位。1985年,受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委托,开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助教进修班。该班从1996年后改为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

 

体育系于1996年获得“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后更名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它标志着体育系的办学层次取得了一个突破性的提升。随后,体育系于2000年获得“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于2001年获得“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于2003年获得“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成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2006年获得“体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从而使学院的办学层次上了一个新台阶。

 

目前,学院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在逐年扩大。

 
博士学位授权点
 

 专业

方向 

指导教师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黄汉升  周登嵩(首都体育学院)
   竞技体育发展与运动训练理论  陈俊钦  孙民治(首都体育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点
 

 专业

 方向

指导教师 

 体育教育训练学  排球运动的社会科学研究  黄汉升  陈铁成
   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陈国瑞  颜成春
   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蔡向阳
   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陈为群  施文忠  张华光
   体操教学健身理论与方法  陈俊钦  张涵劲  朱昌义  方熙嫦
   游泳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梅雪雄
   网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骆积强
   大学体育研究  林淑芳  林萍仙  吴燕丹  林向阳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理论研究    融  周晓东(省体科所)
   社会体育研究  许红峰
   体育产业研究   
   学校体育研究  施小菊
 民族传统体育学  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梅雪雄  黄秀玉
   中国传统武术研究  李忠京
   武术散打理论与方法  杨少雄  林荫生(公安高专)
 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生物力学  许红峰
   体质测量与评价  陈海春
   运动心理学  陈作松
   运动生理学  刘一平、归宇恒(省体科所)
   运动生物化学  吴秀琴
 体育教育训练学  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班  各方向导师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专业

方向 

 指导教师

 体育硕士  体育教学  各博士方向、硕士方向指导教师
   运动训练  各博士方向、硕士方向指导教师
   社会体育指导  各博士方向、硕士方向指导教师